單身華宅 愜意生活(現代|高端Loft公寓)
更新時間:2021-08-10 18:21:34 字號:T|T
案例背景
在成都租房市場,月租金2-4K是多數租客的接受區間,若月租超4K則租客銳減。所以多數出租房業主對裝修的要求往往只有兩個字“省錢”,怎么省錢怎么裝,只要看得過去、住得進去***行。因此,成都出租房與自住房的裝修水平一向有著巨大落差,大多數出租房與“品質”無關。
然而,個別眼光獨到者往往要顛覆我們的慣常認知:在成都某核心商圈附近一次性購入兩套loft公寓、單套投入30W+裝修費用、定位于每套8K月租金,業主的核心訴求:講求格調、追求品質。
現代 | 多動線洄游 | 重組空間 | 高端出租房 | 70平LOFT公寓
作品編號:42
【戶型概要•構想】
兩套同戶型LOFT公寓,層高4.8米。搭建前建筑內框實測46平,搭建后每套使用面積在70平左右。

△ 原始戶型圖
作為投資性房產,業主把這兩套房子定位為超越普通裝修水平的高品質高端出租房。業主在裝修前將每套房的月租定位為8K起(該區位同戶型月租均價5K),若暫時沒有合適的租客寧愿閑置也行,因為他只想租給對的人:高凈值的單身白領、或一對小情侶或一對閨蜜。
業主相信租客會跟自己一樣很注重生活品質,所以毫無疑問需要配置地暖、中央空調、凈水器等。為減少后期維修的麻煩,所有裝修材料要求不低于住家裝修的用料水準、強調質量。

▲ 原始交房照片:開發商原始設計整體挑空,樓上可搭建。
樓下有一個客廳和一個臥室,客廳(上圖右)開間很小。
1
【結構改造•洄游動線】

▲ SU效果圖(上A套、下B套)
若不考慮居住舒適度,按常規設計可以保留原結構(即樓下客廳與臥室的隔墻予以保留),在此前提下可以讓客廳上部挑空,讓樓上樓下共形成2個臥室;或者客廳不挑空,在其上也搭建出一個房間,讓每套公寓有3個臥室(典型單間出租模式)。
但考慮到“高舒適度”定位,這類入住者追求精致生活,需要明亮通透、開放大氣的空間,喜歡購物、旅行、交朋友、開PARTY等,所以我們把樓下全部變成活動區域,把臥室功能移到樓上。
我們將樓下套內墻體全部拆除后,再把原衛生間往原生活陽臺移開,讓整個一樓變成碩大的開放空間,原本才20平的客餐廳面積增大為43平。這個超大客餐廳有著儲物、辦公、游戲、會客、聚餐等多重功能。

▲ 上圖:客餐廳實景(A套)

▲ 客餐廳實景(B套):在超大客餐廳中,我們設置了3.4米長桌。并以此為中心,在環形的路線中設置不同的功能區,優化利用空間,同時在較短的路徑中串聯各功能區,形成一個「洄游動線」。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確界限卻又相互關聯,外形更大氣、生活更高效。

▲ B套一樓「洄游動線」:玄關+廚房+餐廳+衛生間+書房+客廳。
「洄游動線」理念:常見于園林景觀設計,由建筑大師柯布西耶提出運用到住宅設計中的動線,我們在這里也引入這一個概念,對于小戶型來說極大擴展了空間靈動性。
▽
2
【挑空設計•層次與美感】
在滿足樓上臥室面積足夠的前提下,客廳正上方具有大面積挑空,這種挑空設計,不僅可使整套公寓的采光與通風更好,也大幅度提升了居住空間的層次與美感。

▲ 飄窗與局部挑空實景(A套)

▲ 飄窗與局部挑空實景(B套)
▽
3
【搭建方案•優化舒適度】
我們曾與業主討論過如下兩種搭建方案。
方案一(舍棄)

△ 一種方案:小面積挑空、大面積搭建,讓樓上保留2個獨立房間。好處在于兩個臥室均有私密性,但缺點也非常明顯:每個房間都小,舒適度低。
方案二(采用):

△ 實際采用的搭建方案:這是充分考慮到居住舒適度、整體效果優化而采用的方案。有著更大的挑空面積,能帶來更優的通風、采光及開闊感。在樓上設置一個開放式臥室,并延續樓下形成另一個「洄游動線」:衣帽間+洗手臺+淋浴+馬桶+臥室。

▲ 局部挑空搭建實景效果(A套)

▲ 局部挑空搭建后,從樓下看樓梯及樓上(B套)

▲ 入戶高差化解:樓下入戶與客廳之間有一個臺階,這是因為開發商入戶門是內開且不允許改外開,受限于這個先天缺陷,在入戶與廚房地面未鋪設地暖。同時入戶頂部搭建時預留一塊空間嵌入可上人玻璃,讓入戶頭頂空間更高更通透。
▽
4
【隨性生活•靈動布局】
這類小戶型如果讓各功能均處于各自獨立空間,則會讓所有功能區顯得局促。所以樓下采用LDK布局,讓各功能區方位靈活化。

▲ 客廳(A套):以3.4米長桌為中心,把書房功能也融入進來,讓這里也具備了工作臺等多重功能。

▲ 客廳隨處可坐:朋友聚會時可以隨意選擇臥榻、懶人沙發、餐椅或飄窗,甚至地臺上席地而坐。

▲ 長桌(B套)一端臨近飄窗,另一端靠近廚房,兩側布局臥榻和書柜(裝飾儲物柜),在這里可以看書、工作、喝咖啡、打游戲、多人聚餐等等。

▲ 開放式廚房:將廚房改為開放式比原始結構更顯敞亮、開闊,并與客餐廳有機相融,這種布局極大便利于伴侶之間或與訪友間溝通互動。
▽
5
【電視墻•隱性嵌入】
在年輕人的生活中,電視機似乎不再重要,但也不能沒有。所以我們沒有采用傳統式的整面電視墻,而是巧妙將電視嵌入到中間書桌前的柜體里。


▲ 上二圖:電視柜嵌入
▽
6
【臥榻•多重功能】
客廳沙發定制為臥榻形式,平時可坐可臥,也可偶爾用作留宿訪客的床。它的一邊連接飄窗與之構成一個有機整體,一邊連接樓梯作為樓梯的一步。


▲ 上二圖:A套臥榻
此處臥榻與飄窗連接處配置的邊幾,同時能兼顧到沙發和飄窗,在這里欣賞室外風景或者看書喝咖啡時都很便捷實用。

▲ B套臥榻
▽
7
【同中有異•大床雙床】
業主希望兩套房子的布局和格調大致類似,但不能******雷同。所以我們在二樓的布局設計及材質運用上突出了一些差異化:

△ 左:A套公寓二樓臥室,放置一張1.8米大床,租住者為單身或者一對情侶
右:B套公寓的二樓設計為雙床標間,租住者為一對閨蜜


▲ 上二圖:A套,大床臥室

▲ B套,雙床臥室
▽
8
【同中有異•布局區別】
除了大床與雙床區別之外,根據洗手臺位置布局的不同,樓上在地面材質的運用上也有所區分,洗手更衣區在設計上也略作區別。

△ 二樓布局與材質區別(上A套、下B套)

▲ A套采用一個轉角衣帽間

▲ B套地面材質拼接線轉至墻面,并在墻體嵌入一塊鏡面,它除了可做更衣鏡,也讓空間視覺有延伸作用。
▽
9
【洄游動線•居家便利】

△二樓的「洄游動線」(B套)
【問】這里看似多出了環形走廊,是否造成空間浪費?
【答】不會!因為樓上的「洄游動線」形成的并不是單純走廊而是多個并行的功能區:圍繞動線一圈,我們設有大容量衣儲空間、三分離的衛生間等。
回家動線:一上樓馬上能換衣、洗澡、睡覺。
外出動線:洗臉、更衣、下樓,不走回頭路。
入住者后期一定會體驗到這種設計所帶來高效舒適的巨大便利。

▲ B套二樓

▲ A套二樓

▲ 二樓分離式衛生間
▽
10
【地臺設計•體貼周到】
一樓地臺串聯起了書柜、兩個飄窗與定制沙發邊幾。由于原飄窗過高,普通身高者坐上后,腳部會懸空,家居舒適度欠缺。我們設計了高約150mm的地臺,此設計使飄窗坐高更為合理。


▲上二圖:A套地臺

▲ B套地臺
▽
11
【靈活空間•自由安排】
為賦予入住者靈活安排的更多可能性,功能區設置遵守不固化原則:除在樓下大空間里提供了隨意使用的便利外,我們在二樓也預留了自由空間!

▲ 通往臥室的過道處,是給入住者的自由角,居住者可以自行安排用途。此處靠近客廳挑空區,通風與采光不錯,可放一個懶人沙發,看書玩手機均可,也可放置瑜伽墊做運動。另外,從這里還能與樓下飄窗或臥榻上的人交談互動。
The End
主案設計:田青/ 方案執行:徐璐伊/ 助理:池玲/ 攝影:李恒